- 使用场景
- 归养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常见于文言文或古代散文中。可以用来描述归还物品给原主或者表示事物的归属关系。
- 例句
- 1. 他将失散多年的书籍归养给了图书馆。2.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养之处。
- 基本含义
- 指归还、返还,也指归属、归宿。
- 基本解释
(1).回家奉养父母。《史记·魏公子列传》:“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 仲尼 ﹞自 卫 反 鲁 之时, 曾参 或归养於家,不从门人之列。”
(2).回家休养。《后汉书·刘恺传》:“﹝ 愷 ﹞称病上书致仕,有詔优许焉,加赐钱三十万,以千石禄归养。” 宋 秦观 《送刘承议解职归养》诗:“征马萧萧柳外鸣,议郎归养 洛阳城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 王阳明 ﹞三十一岁时遂不得不告病归养。”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归养”相关的成语,如“归心似箭”、“归根到底”等。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的词语和搭配,如“归还”、“归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借的书归养给了图书馆。2. 初中生:这个问题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养之处,需要继续思考。3. 高中生:他将失散多年的家族文物归养给了博物馆。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项目的归养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 故事起源
- 归养一词的起源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故事背景或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归养”拆分为“归”和“养”两个字来记忆。其中,“归”表示回归、返回的意思,“养”表示保养、照顾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归养一词,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是指归还、返还,特指归还给原主。另一种含义是指归属、归宿,表示事物的归属或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