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折角巾。 宋 陆游 《自咏》:“华髮萧萧居士身,江头风雨折乌巾。”参见“ 折角巾 ”。
- 基本含义
- 指人临危不乱,泰然自若的样子。
- 详细解释
- 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时能保持冷静、沉着。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逆境时能保持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时有一位名叫张巡的官员,他在巡视边境时遭遇了一次袭击。敌人突然出现,张巡只身一人,身上只有一块黑色的巾。他将巾子折成两半,然后系在头上,继续巡视,表现出了非常沉着冷静的态度。后来,人们就用“折乌巾”来形容人在危急情况下的冷静应对。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名词
- 例句
- 1. 在考试时,他折乌巾的表现让老师对他刮目相看。2. 面对困境,她总能折乌巾,不轻易放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折乌巾”联想成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将黑色的巾子折成两半,系在头上,保持冷静的样子。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折乌巾”相关的成语,如“泰然处之”、“沉着应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他像折乌巾一样冷静自信地答题。2. 初中生:在危险的情况下,他像折乌巾一样保持冷静,及时采取了正确的行动。3. 高中生:面对生活的挫折,他像折乌巾一样坚持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