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守旧、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人或团体。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人的思想观念狭隘,不肯改变。
- 例句
- 1. 他的思想固陋,对新鲜事物毫无兴趣。2. 这个团队的管理方式固陋,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 基本含义
- 指思想、观念、见识等方面固执守旧,不开明。
- 基本解释
◎ 固陋 gùlòu
[ill-informed and ignorant] 见识浅薄,见闻不广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司马相如《上林赋》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思想、观念、见识等方面固执守旧相关的成语,如“守旧”、“迂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爷爷思想有点固陋,不太愿意用手机。2. 初中生:有些老师对新的教学方法持固陋态度,不愿意改变。3. 高中生: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固陋,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虞卿为了改革赵国的政治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虞卿对这些保守派说:“君子固陋,小人陋固。”意思是说君子固执守旧而狭隘,而小人则是因为狭隘而固执守旧。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固陋”。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固陋”与“守旧”、“保守”、“狭隘”等词联系起来,形成词组,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闭塞、浅陋。《尉缭子·十二陵》:“不实在於轻发,固陋在於离贤。” 宋 陆游 《上赵参政启》:“某固陋不通,迂踈寡合。”《红楼梦》第八三回:“不揣固陋,俟高明裁服。”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精神益趋于固陋,頽波日逝,纤屑靡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