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没有繁文缛节的简单生活。
- 例句
- 1. 他的书房很阳春,没有太多的装饰。2. 这家餐馆的装修很阳春,但是菜品却非常美味。
- 基本含义
- 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 基本解释
◎ 阳春 yángchūn
[spring season] 温暖的春天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朴实无华、简朴相关的成语,如“朴素”、“朴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的家很阳春,没有电视,但是有很多花花草草。2. 初中生:他的穿着很阳春,总是穿一身普通的衣服。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市区很繁华,但郊区却很阳春,没有高楼大厦。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葛》中的这句诗是描述春天的景色,其中的“阳春有葵?”是质问春天里是否有葵花的意思。后来这句诗被用来形容朴实无华的样子。
- 英文翻译
1.spring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葵花的形象,想象一个没有修饰的朴素葵花,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1).春天;温暖的春天。《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 泲水 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於时。” 唐 酒肆布衣 《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徐迟 《我们工地的农场》:“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
(2).比喻德政。 南朝 梁 沉约 《梁鼓吹曲·昏主恣淫慝》:“悠悠亿万姓,於此覩阳春。”
(3).比喻恩泽。 唐 欧阳詹 《上郑相公书》:“上天至仁之膏泽,厚地无私之阳春。”
(4).比喻温柔淫靡。《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叮嚀此去 姑苏城 ,花街莫听阳春声。”
(5).古歌曲名。是一种比较高雅难学的曲子。 汉 李固 《致黄琼书》:“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用以泛指高雅的曲调。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 蜀 琴抽《白雪》, 郢 曲发《阳春》。” 唐 白居易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因题卷后》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务教他锦囊倾出阳春句。”参见“ 阳春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