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贼下一词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不诚实、不可信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品质。
- 例句
- 1. 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实际上却是个贼下。2. 小明的同学总是偷看他的试卷,真是个贼下。
- 基本含义
- 形容做事狡猾、阴险毒辣,行为不正的人。
- 基本解释
指贼寇残类。 唐 张九龄 《敕天仙军使张待宾书》:“近知贼下烧此,安然即去,竟无斥候,来不预知,如此防边,无乃疎阔!”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贼眉鼠眼”、“贼喊捉贼”等,来扩大对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同学偷看我的作业,他真是个贼下。2. 初中生:他表面上很友好,实际上却是个贼下的人。3. 高中生:这个政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真是个贼下。4. 大学生:公司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真是一群贼下。
- 故事起源
- 贼下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在故事中,一个人假装低下的样子,实际上却心机深沉,最终成功骗取了他人的财物。这个故事通过“贼下”这个成语来表达了对那些装模作样、表面卑微实则心机深沉的人的批评。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贼下”联想成一个小偷低下头的样子,表示他们的行为卑鄙、阴险。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贼下一词中的“贼”指的是小偷,而“下”表示卑鄙、低下的意思。贼下一词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像小偷一样狡猾、阴险,且道德品质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