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鼎邑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城市、地区或国家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繁荣,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人的事业或成就非常成功。
- 例句
- 1. 这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真是个鼎邑之地。2. 这个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都很发达,是一个真正的鼎邑。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地方繁荣昌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
- 基本解释
《左传·桓公二年》:“ 武王 克 商 ,迁九鼎于 雒邑 。”后遂以“鼎邑”指 洛阳 。 唐 杨炯 《途中》诗:“悠悠辞 鼎邑 ,去去指 金墉 。” 唐 王勃 《乾元殿颂》:“晷纬齐明,临 鼎邑 而重威灵。”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富饶繁荣”、“人杰地灵”等,进一步拓展对繁荣昌盛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人数很多,我们是一个鼎邑。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鼎邑。3. 高中生:他的事业非常成功,创办了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真是个鼎邑之才。4. 大学生: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家和学者云集,是一个真正的鼎邑。5. 成年人:这个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都很发达,是一个真正的鼎邑。
- 故事起源
- 《诗经·邶风·鼎之镛》中有一句诗:“鼎折覆餗,其雍不振。”这句诗描绘了鼎炊具破裂,食物洒落的场景,意味着国家的衰败和贫困。而后人将“鼎”与“邑”合并,形成了成语“鼎邑”,寓意繁荣昌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鼎邑”形象地想象成一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样子。可以通过与“鼎”字的形状和“邑”字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鼎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鼎指古代大型炊具,邑指城邑、村落。鼎邑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地方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繁荣昌盛。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地方的繁荣和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