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军事防备、安全措施等方面,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对于困难、挑战的准备和应对能力。
- 例句
- 1. 面对敌人的进攻,我方已经做好了精甲的准备。2. 这个学校的安保措施非常严密,可以说是精甲万全。3.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有精甲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 基本含义
- 指精巧的甲胄,比喻严密的防备或坚固的装备。
- 基本解释
◎ 精甲 jīngjiǎ
[picked troops] 精兵
水军精甲。——《资治通鉴》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军事、安全等相关的成语,如“铁壁铜墙”、“固若金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前做了充分的精甲准备,所以成绩很好。2. 初中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已经做好了精甲万全的准备。3. 高中生:参加比赛前,我们队伍进行了充分的精甲准备,最终取得了胜利。
- 故事起源
- 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重视军事防备,特别是甲胄的制作和使用。晋国有位名叫张仪的将领,他为了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甲胄,制作精良,坚固耐用。因此,人们就用“精甲”来形容这种精良的防备装备。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精甲”与“防备”、“装备”等相关词语进行联想,同时可以想象一幅士兵穿着坚固的甲胄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1).精良的铠甲。指最好的装备。《晋书·成都王颖传》:“精甲耀日,铁骑前驱。”《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晋 兵自桑林驰出,人马精甲,光明烛日,虏骑愕然,稍却, 晋 军乘之。”
(2).指精锐的军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豫州 军虽败於 长阪 ,今战士还者及 关羽 水军精甲万人, 刘琦 合 江夏 战士亦不下万人。”《新唐书·裴均传》:“ 均 发精甲三千,逆击之,贼望风奔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