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察访查问。廉,通“ 覝 ”。《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在 咸阳 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金史·宗雄传》:“朝廷遣使廉问,事难周悉。”《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 辽 遣五使廉问四方鰥寡孤独及贫乏失职者賑之。”
- 基本含义
- 指诚实正直的问询。表示对事情的真相进行彻底的调查和追问。
- 详细解释
- 廉问是由“廉”和“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廉”表示廉洁、正直,“问”表示询问、追问。廉问的含义是指以廉洁正直的态度对事情进行询问,追求真相,不偏不倚地进行调查。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对案件、事情等进行深入调查和追问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的品德、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质询。
- 故事起源
- 廉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荀彧传》中。荀彧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书中提到了“廉问”。荀彧在这里指出,政府官员在执行职务时应该廉洁正直,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应该进行严格的追究和质问。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 1.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廉问,确保每个学生都做到了诚实守信。2. 警察对嫌疑犯进行了廉问,最终揭露了案件的真相。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廉问”拆分为“廉”和“问”两个字来记忆。同时,可以联想廉洁正直的形象和对事情进行严格追问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的廉洁文化和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廉洁自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了廉问,确保大家都按时完成了任务。2. 初中生:警察对嫌疑人进行了廉问,最终找出了真凶。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对同学们的行为进行廉问,维护班级的纪律和秩序。4. 大学生:在研究课题时,我们需要进行廉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5. 成年人: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对政府的决策进行廉问,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