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píng xū gōng zǐ ㄆㄧㄥˊ ㄒㄩ ㄍㄨㄙ ㄗㄧˇ
凭虚公子(憑虚公子)
古代寓言的假托人名。《文选·张衡<西京赋>》:“有 凭虚公子 者,心奓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言於 安处先生 。” 李善 注:“凭,依託也;虚,无也,言无有此公子也。”
- 基本含义
- 指没有实际才能或成就,却凭空自负、自命不凡的人。
- 使用场景
- 凭虚公子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虚伪自大、没有实际能力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自吹自擂、自命不凡的人,提醒他们不要过于自负,要脚踏实地、实际行动。
- 故事起源
- 凭虚公子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凭虚公子得官》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没有实际才能却自命不凡的公子因为凭借虚假的才能得到官职,最终被揭穿的故事。这个故事成为了成语“凭虚公子”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凭虚公子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凭”是动词,表示凭借、依靠;“虚”是形容词,表示虚假、没有实际;“公子”是名词,表示贵族子弟。
- 例句
- 1. 他自称是天才,但实际上只是个凭虚公子。2. 这个凭虚公子在面试中吹嘘自己的能力,却被HR识破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凭虚公子”。可以想象一个自命不凡的人站在虚空中,自吹自擂,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力和成就。
- 延伸学习
- 了解成语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和新闻,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夸夸其谈,但其实他只是个凭虚公子。2. 初中生:别听他吹嘘,他只是个凭虚公子,没有实际才能。3. 高中生:那个凭虚公子总是自命不凡,却从来没有取得过真正的成就。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要远离那些凭虚公子,要做一个实际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