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有画饰的帘子。 宋 舒亶 《木兰花·次韵赠歌妓》词:“十二阑干褰画箔,取次穿花成小酌。”
- 基本含义
- 指将画作用作屏障,来掩饰、掩盖真相或缺陷。
- 详细解释
- 成语“画箔”源于古代绘画中的技巧,箔即金属箔,画箔即用金属箔贴在绘画作品上。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用画作作为屏障,来掩盖或掩饰真相或缺陷。比喻用表象掩盖实质,掩人耳目。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为了掩盖真相或缺陷而采取的手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有其表,只注重外表的人。
- 故事起源
- 相传,南朝宋时期有一位画家名叫顾恺之,他的画技非常出众。有一次,他在画一幅名为《女娲补天》的作品时,不小心在画的角落处画错了一块,但他并没有改正,而是用金箔将错误处覆盖住。当别人看到这幅画时,都赞叹他的技艺高超。从此,人们就用“画箔”来形容掩盖真相或缺陷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画”和宾语“箔”组成。
-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用华丽的言辞来画箔自己的能力。2. 这次公司的宣传活动只是为了画箔他们的形象,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画箔”拆分成“画”和“箔”,并联想到绘画中用箔覆盖错误的情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绘画相关的成语,如“画蛇添足”、“画龙点睛”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谎言来画箔自己的过错。2. 初中生:她为了画箔自己的外貌,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3. 高中生:政府在发布会上使用大量数据来画箔政绩,掩盖了问题的严重性。4. 大学生:有些公司在招聘广告中夸大自己的实力,目的是为了画箔吸引更多的求职者。5. 成年人:他为了画箔自己的能力,总是喜欢夸大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