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综观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广博的知识、广泛的视野、全面的思考能力。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具备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不被个别细节所干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综观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情况和问题。
- 例句
- 1. 他综观全局,做出了明智的决策。2. 只有综观问题,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 基本含义
- 综合观察,全面考虑
- 基本解释
◎ 综观 zōngguān
[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综合观察;从整体或宏观上进行观察
- 延伸学习
- 学习综观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来提升。多读书、多看新闻、多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提高综观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综观考试的所有题目,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需要综观整个班级的情况,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要综观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4. 大学生:在做研究项目时,我们需要综观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5. 成年人:在做决策时,我们应该综观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考虑。
- 故事起源
- 综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夫综是非,观大事者,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要全面地观察事物的是非曲直,对于重大的事情,不能不仔细考察。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常见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综观”拆分为“综合”和“观察”两个部分来记忆。综合意味着综合考虑,观察意味着全面观察。通过将这两个词关联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综观”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综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综”是动词,意为综合;“观”是名词,意为观察。
- 详细解释
总括观察。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序》:“综观七子之诗, 沧溟 律絶,足以弹压一世。”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本集即愿做一个木刻的路程碑,将自去年以来,认为应该流布的作品,陆续辑印,以为读者的综观,作者的借镜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