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褒义,表示赞美和敬佩。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志向崇高,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壮丽。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柏皇之德。2. 这座庙宇的建筑风格柏皇壮丽。
- 基本含义
- 指高大挺拔的柏树。
- 基本解释
亦作“柏黄”。亦作“栢篁”。上古帝名。 晋 干宝 《晋纪·论晋武帝革命》:“故古之有天下者, 柏皇 、 栗陆 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执大象也。”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无谢 尧 为君,何用知 栢篁 。”《陈书·后主纪》:“ 柏皇 、 大庭 ,鼓淳和於曩日, 姬王 、 嬴后 ,被浇风於末载。”《易·繫辞下》“ 包牺氏 没, 神农氏 作” 唐 孔颖达 疏:“ 女媧氏 没,次有 大庭氏 、 柏黄氏 ……凡十五世,皆习 包牺氏 之号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柏皇”相关的成语,如“柏舟之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柏皇的树木在秋天会变得金黄色。2. 初中生:他的品德高尚,真是柏皇之德。3. 高中生:这座建筑的设计柏皇壮丽,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4. 大学生:他追求的目标柏皇崇高,不为外界所动摇。
- 故事起源
- 柏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君子的象征。成语“柏皇”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一文中,用来形容周公旦的品德高尚和崇高的志向。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柏皇”联想为一棵高大挺拔的柏树,形象地代表了高尚和壮丽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表示高大挺拔的柏树。
- 详细解释
- 柏树是一种高大挺拔的树木,象征着坚定、不屈和高尚的品质。成语“柏皇”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志向崇高,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