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榛狉的词语解释
榛狉的意思
拼音:zhēn pī    注音:ㄓㄣ ㄆㄧ
基本解释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后因以“榛狉”形容未开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环 黔 粤 万山间,奥而旷,沃而衍,榛狉而淳朴,别有天地。”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西人未脱于榛狉之时,吾族之文明实已达于极点。” 刘半农 《诗人的修养》:“又一说谓古时诗家,于榛狉蒙昧之世,忽然做了些灵秀婉妙的诗来。”

基本含义
指人物或事物的外貌丑陋、粗野。
详细解释
成语“榛狉”由两个词组成,榛指的是榛树,狉指的是野兽。榛树生长在山间,形状扭曲,而野兽则指的是野生动物,形象粗野。因此,“榛狉”形容的是人物或事物的外貌丑陋、粗野。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榛狉”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丑陋或粗野的行为举止。例如,当你看到一个长相丑陋而粗野的人时,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榛狉”。
故事起源
成语“榛狉”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六年》。故事中,齐国有一位名叫榛狉的大夫,他长相丑陋、粗野,但却非常聪明能干。他被人们嘲笑,但却因为他的才智而得到了国君的赏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才智和价值的唯一标准。
词语结构
榛狉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表示人物或事物的外貌丑陋、粗野。
例句
1. 他长得像个榛狉,但是内心却是温柔善良的。2. 这个房子虽然看起来有些榛狉,但是内部装修很精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榛狉”与“丑陋、粗野”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长相丑陋、粗野的人,就像是榛树上的野兽一样。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成语词典或阅读相关的故事来进一步了解“榛狉”的用法和故事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脸长得像个榛狉,很丑。2. 初中生:虽然他长相有些榛狉,但是他的品德很好。3. 高中生:她的穿着和举止都很榛狉,给人不好的印象。
(0)
诗文中出现“榛狉”的诗词

酬释妙德

阇黎信耆㝛,貌古神清完。

如尚处榛狉,未入今世间。

与之论俗情,钝若椎刺穿。

几昧马几足,况识机械干。

见人辄谈法,不视憎喜颜。

科判舍经本,诵解波澜翻。

剖晰义微妙,贤首及慈恩。

古说久蒙晦,光明兴舌端。

乃知其中利,凛然持太渊。

闻者无愚知,悟解增悲欢。

嗟我尝脩心,勤在此生前。

自从一念失,漂转来尘寰。

譬若乘蜀舟,东下三峡关。

迅忽造海壖,矫首求西还。

溯流青天上,得不劳且艰。

爱师秉直心,启子三昧门。

师亦喜我意,不谓鄙且顽。

相从宜不厌,勿论暑与寒。

不待盛言说,目击道已存。

(0)

兰阳杂咏八首

献地当年此熟番,社分卅六驻平原。

译名武歹龟刘别,问俗榛狉鴃舌存。

金鲤鱼悬双额喜,刺桐花发一年论。

斗醪尺布售摹纸,忍极田租汉仔吞。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