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醒睡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迷惑后重新觉醒。它常常用于教育、劝诫和警示的语境中,提醒人们要警惕迷失自己的方向,及时醒悟并纠正错误。
- 例句
- 1. 他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后,终于醒睡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2. 在困境中,只有醒睡过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基本含义
- 指从梦中醒来或者从迷惑中清醒过来。
- 基本解释
(1).假寐;打瞌睡。 唐 李洞 《对棋》诗:“侧楸敲醒睡,片石夹吟诗。” 唐 郑谷 《浯溪》诗:“渔翁醉睡又醒睡,谁道皇天最惜闲?”
(2).犹警醒。谓睡时不要睡得太熟。《水浒传》第二五回:“ 武大 道:‘却是好也!生受大嫂,今夜醒睡些个,半夜里调来我吃。’”《西游记》第五二回:“各门上小的醒睡!恐 孙悟空 又变什么,私入家偷盗。”《红楼梦》第一○九回:“ 宝釵 因命 麝月 、 五儿 给 宝玉 仍在外间铺设了,又嘱咐两个人:‘醒睡些;要茶要水,都留点神儿。’”
(3).即醒木。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副旦做排场敲醒睡科。”参见“ 醒木 ”。
- 延伸学习
- 醒睡是一个描述人们觉醒的成语,可以与其他类似的成语进行比较,如“醒目”、“醒悟”等,来进一步拓展对觉醒和认识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之前没有好好复习,但是考试后我醒睡过来,知道了自己的不足。2. 初中生:我曾经迷失了自己的梦想,但是现在我已经醒睡过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但是最终我醒睡过来,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4. 大学生:我曾经对社会充满了幻想,但是在实习中我醒睡过来,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竞争的激烈性。
- 故事起源
-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却不确定自己是人还是蝴蝶。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时候我们无法确定现实和梦境的界限,需要通过觉醒来认识真相。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醒睡”与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从一个美梦中醒来,重新认识到现实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醒睡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醒”和名词“睡”组成,表示从睡梦中醒来。
- 详细解释
- 醒睡是一个描述人从迷惑或困境中清醒过来的成语。它表示一个人从错误的想法或迷失的状态中恢复正常,重新认识到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