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木犀的词语解释
木犀的意思
拼音:mù xi    注音:ㄇㄨˋ ㄒㄧ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小乔木或灌木;花小;白色或暗黄色;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又可做香料。通称桂花。
(2) (名)这种植物的花。通称桂花。
(3) (名)指打碎后经过烹调的鸡蛋(多用于菜名、汤名)。联绵式。木犀饭。(作定语)

英文翻译

1.devilwood; sweet-scented osmanthus
2.【医】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详细解释

(1).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花簇生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有极浓郁的香味。可制作香料。通称桂花。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原产我国,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 清 顾张思 《土风录·木犀花》:“ 浙 人呼巖桂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庭中木犀一株,清香撩人。”
(2).指这种植物的花。通称桂花。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一:“时当暑退凉生,秋香满院。 晦堂 乃曰:‘闻木犀香乎?’” 宋 赵师秀 《池上》诗:“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乃偕往,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籟俱寂。”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箘桂》。
(3).指经过烹调的打碎的鸡蛋。如:木犀肉;木犀汤。

基本含义
形容香气浓郁,芳香四溢。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香气浓郁的环境,如花园、花店、烹饪香料等。
故事起源
成语“木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的“婵娟”指的是月亮。后来,人们引申将“婵娟”用来形容花香浓郁的环境,即成为了“木犀”的意思。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这座花园里种满了木犀,一进门就能闻到浓郁的香气。2. 这款香水的味道像是木犀一样,很迷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香气浓郁的花卉植物“木犀”进行联想,将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花卉有关的成语,如“花好月圆”、“花团锦簇”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校园里的花香像木犀一样浓郁。2. 初中生:这部小说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木犀花开的花园中。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夜晚,街头的花店散发出的木犀香气,让人陶醉其中。4. 大学生:回到家乡,闻到了独特的木犀香气,顿时感到一种亲切和温暖。5. 成年人:我喜欢夏天晚上在花园里散步,那里的木犀花散发出的香气让人心情愉悦。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木犀”的诗词

烧香七言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

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

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

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平生饱识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

呼儿急取烝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0)

摊破浣溪沙·其二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0)

池上

朝来行药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

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0)

水调歌头

西山六街碧,尝忆酒旗秋。

神交一笑千载,冰玉洗双眸。

自尔一觞一咏,领略人间奇胜,无此会心流。

小驿高槐晚,绿酒照离忧。木犀开,玉溪冷,与谁游。

酒前豪气千丈,不减昔时不。

谁识昂藏野鹤,肯受华轩羁缚,清唳白蘋洲。

会趁梅横月,同典锦宫裘。

(0)

题左阁使琼花后士像

维扬琼花天下无,木犀避舍梅前驱。

梁园移植有深意,要识姑射冰肌肤。

绝品岂知神所寓,等閒未许京尘污。

空烦腰鼓揭春雷,打彻梁州殊不顾。

明年诏遣归故宫,玉蕊烂漫萦天风。

香闻二十四桥外,热恼坐变清凉中。

世閒无物那容久,一梦兵烟化乌有。

无双亭上月依然,可怜空照传杯手。

何人收取斤斧馀,栗玉其色差温如。

三都赋客眼青白,叹惜流落潜欷歔。

十袭珍藏咨国匠,寸龛为刻柔示像。

祎翟煌煌玉座閒,想见岳渎来稽颡。

岁时香火必躬亲,灵爽舍此依何人。

酒胡贱役何足道,居士强名安得神。

物理细思宁有閒,牺樽毋忽沟中断。

不如涂樗社栎两不材,得尽天年保无患。

(0)

凝露堂木犀二首·其二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