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以十万平方里为“一封”。《梁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井,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此诸侯之大者也。”
(2).指单峰(驼)。《汉书·西域传下·大月氏国》:“出一封橐驼。” 颜师古 注:“脊上有一封也。封言其隆高,若封土也。”
(3).表数量。用于书信等封缄之物。 唐 王昌龄 《别李浦之京》诗:“小弟隣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少不得修了一封家书,差人接取家眷入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纸窗儿前,照臺儿后,一封儿小简,掉在纤纤手。”《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回小婿再去,託敝亲家写一封字来。”
- 英文翻译
1.a (letter)
- 基本含义
- 指一封信或一封书信,也可表示一封信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成语“一封”通常用来形容写信的数量,也可以用来形容写信的程度或重要性。它强调了信件的数量或重要性。
- 使用场景
- 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1. 形容写信的数量:他一封接一封地写信,非常忙碌。2. 形容写信的程度或重要性:这是一封他写给家人的重要信件。
- 故事起源
- 成语“一封”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中“封”字的意义衍生而来的。在古代,人们用封套来封装信件,因此“一封”就成为了表示一封信的形容词。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一”和“封”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我收到了一封来自老朋友的信件。2. 他写了一封长长的道歉信。
-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一封”的方法可以是将其与写信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写信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写信相关的成语或词语,例如“信笺”、“书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写了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告诉他们我多么爱他们。2. 小学生: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外婆的信,她说她很想我。3. 中学生: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4. 大学生:我写了一封求职信,希望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5. 成年人:我收到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参加朋友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