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补足句子的音节。《诗·大雅·緜》“廼疆廼理,廼宣廼亩” 唐 孔颖达 疏:“‘疆’‘理’是一,‘宣’‘亩’亦同,但作者以‘乃’间之而足句耳。”
- 基本含义
- 形容诗词的韵脚完整,没有缺失。
- 详细解释
- 足句是指古代诗词中的韵脚完整,没有缺失。在古代诗词创作中,韵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能够增加作品的音韵美和韵律感。如果一个诗句的韵脚完整,没有缺失,那么就被称为“足句”。
- 使用场景
- 足句一词主要用于文学、语言学等相关领域的讨论和研究。在学习古代诗词创作和欣赏中,我们可以用足句来评价一首诗词的音韵美和韵律感,以及诗人的技巧和功力。
- 故事起源
- 足句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小宛》中的《采葑》一篇。其中有一句“采葑采菲,无以下家”,这句诗中的“家”字的韵脚与前面的“菲”字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韵脚。后来人们将这种完整的韵脚称为“足句”。
- 词语结构
- 足句是一个名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搭配结构。
- 例句
- 1. 他的诗词写得很好,每一句都是足句。2. 这首诗的足句之处在于其韵脚的完整和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其他与韵脚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记忆,如“韵脚”、“完整”等词语,帮助记忆足句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诗词创作和欣赏,了解更多与韵脚和韵律相关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诗词比赛中写了一首足句的诗,老师夸奖了我。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足句的作文,我觉得很有挑战。3. 高中生:我们在文学课上讨论了足句的运用,感觉更加了解古代诗词的韵律之美。4. 大学生:在研究古代诗词时,我们分析了足句的作用和意义,深入探讨了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