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地区繁荣昌盛,人杰地灵。
- 例句
- 1. 这个城市真是个三吴,人才辈出,经济发展迅速。2. 我去过苏州、无锡和常州,真是三吴之地,风景优美,人民热情。
- 基本含义
- 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 基本解释
(1).地名。 晋 指 吴兴 、 吴郡 、 会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水》:“ 永建 中, 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 会稽 )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 ,以东为 会稽 。 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 三吴 ’。 吴兴 、 吴郡 , 会稽 其一焉。”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 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 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军, 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吴兴 、 吴郡 、 丹阳 。《通典·州郡十二》:“ 苏州 , 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 、 丹阳 为 三吴 。 齐 因之。 陈 置 吴州 。 隋 平 陈 ,改曰 苏州 。 煬帝 初,復曰 吴州 ,寻为 吴郡 。大 唐 为 苏州 ,或为 吴郡 。”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师振则 三吴 安, 三吴 安则国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苏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马光 《送杨太祝忱知长洲县》诗:“ 三吴 佳县首,民物旧熙熙。”
(4).泛指 长江 下游一带。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吴 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金 刘致君 《鹧鸪天》词:“修月客,弄云娘, 三吴 清兴入淋浪。”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三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景,深入了解三吴地区的发展和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过苏州、无锡和常州,真是三吴之地,有很多好吃的美食。2. 初中生: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是中国的三吴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3. 高中生:苏州、无锡和常州是江苏省的三个重要城市,被誉为中国的三吴之地,经济发展迅速,人才辈出。4. 大学生:我曾在苏州、无锡和常州生活过,这三个城市都是中国的三吴之地,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景,非常值得一游。
- 故事起源
- 三吴最早是指吴地的三个州,后来因为吴地的繁荣,人们把三个州的名字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三吴”。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三个地方的名字分别记忆,然后联想它们的繁荣和富庶,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三吴
- 详细解释
- 三吴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历史上都是非常繁荣的地区,因而成为了一个形容繁华富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