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狂戆的词语解释
狂戆的意思
拼音:kuáng gàng    注音:ㄎㄨㄤˊ ㄍㄤ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不礼貌、粗鲁,或者思维迟钝、愚蠢等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自以为是、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例句
1. 他的举止粗鲁无礼,真是狂戆到了极点。2. 这个人嘴里说的话都是些狂戆之言,根本不值得听。3. 别和他争辩了,他太狂戆了,永远不会听进去别人的意见。
基本含义
形容人行为粗鲁、愚蠢,举止狂妄、傲慢。
基本解释

狂妄戆直。《后汉书·李云传》:“ 李云 野泽愚儒, 杜众 郡中小吏,出於狂戇,不足加罪。”《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 闢 狂戇书生,取之如拾芥耳!” 郑观应 《盛世危言·自序》:“自知愤激之词,不免狂戇僭越之罪。”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狂戆相关的成语,例如“狂傲不逊”、“戆直无礼”等,以扩展对于人行为举止的理解和描述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大声嚷嚷,真是太狂戆了!2. 初中生:他对老师态度很不尊重,真是个狂戆的人。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粗鲁无礼,简直就是一个狂戆不堪的家伙。4. 大学生:他自以为是,总是对别人不屑一顾,真是太狂戆了。5. 成年人:这个人的言行举止真是狂戆到了极点,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故事起源
狂戆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无具体故事,但它的形象描绘了一种行为举止粗鲁、不聪明的人,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礼貌和智慧的重视。
记忆技巧
可以将狂戆这个成语与一个形象形容相对的人联系起来,例如,一个举止温文尔雅、聪明智慧的人,用来对比和强调狂戆这种不好的行为举止。
词语结构
狂戆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特定的顺序,但通常是以“狂”开头。
详细解释
狂戆是由“狂”和“戆”两个字组成的,其中,“狂”表示疯狂、狂妄,形容人行为不受理智控制;“戆”表示愚笨、愚蠢,形容人思维迟钝、不聪明。狂戆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行为粗鲁、愚蠢,举止傲慢、狂妄的形象。
(0)
诗文中出现“狂戆”的诗词

咏怀·其五

天高听虽下,肃穆无所宣。

风雷昔垂诫,乃以彰圣贤。

后世重推测,数在固当然。

昭昭且不鉴,愚悃况戋戋。

狂戆以直,劲矢脱刚弦。

进则蹈诸刃,退亦沈于渊。

知几神可贵,徘徊瞻八埏。

(0)

闻洪稚存自西域释还

一官狂戆近沽名,匹马安西万里行。

隔岁雷霆天霁怒,逐臣席帽夜论兵。

方流玉水夸亲历,积石河源忆改更。

归及酒泉应失笑,渴羌依旧醉颜赪。

(0)

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

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

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

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

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

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

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

况有佳题目,救民息争战。

天地瘖无声,是非任颠眩;

游子孤所望,决计归乡县。

吾师忠义骨,一纪羁浅竁;

于今遂首邱,远道将裧輤。

远道风景殊,腥臊币地遍;

死者而有知,岂忍须臾见。

君应体此志,去同离弦箭;

贞操众所钦,孝思谁能先。

我本狂戆人,多招流俗谴;

声气托君家,两世相慕恋。

忽忽忽别去,值我贫病荐;

无金馈君赆,无酒饮君饯。

赠君贫者言,言言心血溅;

行矣尚勉旃,勿以规为瑱!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