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地理位置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可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观点非常冷门、不被人所知。
- 例句
- 1. 这个小村庄位于山区,非常僻绝,很少有人来。2. 那个岛屿位于海洋中心,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一个僻绝的地方。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偏僻、荒凉。
- 基本解释
谓地方偏僻,交通隔绝。 宋 曾巩 《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而顾请一州,欲自试于川穷山阻僻絶之地,其志节之高,又非凡才所及。” 宋 曾巩 《筠州学记》:“ 筠 为州,在大 江 之西,其地僻絶。”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尹林君序》:“自食其土,不游贾於四方,而四方贾人亦以僻絶罕至其地。”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偏僻荒凉的地方,比如中国的西藏地区、南极洲等,了解它们的地理特点和人文历史,进一步理解“僻绝”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家后面有一片僻绝的山林,我经常去那里探险。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郊区有一处僻绝的小溪,水质非常清澈。3. 高中生:他的思想很僻绝,总是持有一些与主流观点相悖的想法。
- 故事起源
- 《汉书·匈奴传》中有一句话:“匈奴左地僻绝,右地未通。”这句话中的“僻绝”就是最早出现的用法,指的是匈奴左右两侧的地方非常偏僻、荒凉,很少有人去过。后来,人们将这个词语引申为形容其他偏僻荒凉的地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偏僻”、“荒凉”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走进了一个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感受一下这种孤独与荒凉的氛围,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僻绝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组成的成语,"僻"意为偏僻、荒凉,"绝"意为绝迹、绝境。将两个词语合并在一起,形容某地非常偏僻、荒凉,很少有人走过或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