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上天的诛戮。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廿二史感应录采张悌事》:“谓凡彼临阵捐躯之士,俱属上干天戮之人。”
- 基本含义
- 指上天惩罚凶恶之人。
- 详细解释
- 天戮源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虽有不测之罪,有天罚。犹有天戮之罚,不可逃也。”意为即使是无法预料的罪孽也有上天的惩罚,更不用说天意所降的惩罚了。这个成语强调了上天对凶恶之人的惩罚力量。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凶恶之人遭受上天的惩罚,也可以用来警示他人不要犯下恶行。
- 故事起源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相如在给汉武帝写信时,用了“天戮”这个词语,意味着犯下罪行的人无法逃脱上天的惩罚。这个成语通过司马相如的表达,成为了流传至今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为“天”,谓语为“戮”。
- 例句
- 1. 那个恶人做了那么多坏事,迟早会遭到天戮的。2. 凡是作恶多端的人,终将会受到天戮的惩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天戮”拆分为“天”和“戮”,并通过联想记忆,将“天”想象成上天的力量,将“戮”想象成惩罚的行为,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司马相如的故事和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天谴”、“天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坏人做了坏事,一定会被天戮的。2. 初中生:那个犯罪分子终于被逮捕了,天戮终于降临到他身上了。3. 高中生: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天戮的存在与力量。4. 大学生:我们应该相信,那些作恶多端的人终将会受到天戮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