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自取罪戾的词语解释
自取罪戾的意思
拼音:zì qǔ zuì lì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zì qǔ zuì lì ㄗㄧˋ ㄑㄩˇ ㄗㄨㄟˋ ㄌㄧˋ

自取罪戾 

谓自招罪过。《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復生贰心,自取罪戾。”亦作“ 自取咎戾 ”。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基本含义
自己找罪受,自作自受。
使用场景
在警示他人不要自寻烦恼、自招祸患的时候使用,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明知不好却故意去做坏事的人。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是汉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在一次与匈奴使者的辩论中,用“自取罪戾”来形容匈奴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表达了自己对匈奴的不满和警示。
词语结构
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自取”和“罪戾”。其中,“自取”表示自己主动去做某事,而“罪戾”表示祸患和惩罚。
例句
1. 他知道这件事是违法的,但还是自取罪戾。2. 如果你不听劝告继续这样做,那就是自取罪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自己主动去拿一块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的行为就是自取罪戾。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自食其果”、“作法自毙”等,来增加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真是自取罪戾。2. 初中生:他明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但还是自取罪戾。3. 高中生:他为了追求刺激,故意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结果自取罪戾。4. 大学生:他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会有后果的,但还是自取罪戾,真是太不理智了。
(0)
诗文中出现“自取罪戾”的诗词

答任师中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