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 崤山 。因 崤山 分为 东崤 、 西崤 ,故称。在今 河南省 洛宁县 西北。崤,一作“殽”。 汉 班固 《西都赋》:“左据 函谷 、 二崤 之阻,表以 太华 、 终南 之山。” 南朝 梁 沉约 《应诏乐游苑饯别吕僧珍诗》:“推轂 二崤 岨,扬旆九河阴。”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河南道一》:“ 二崤山 又名 嶔崟山 ,在县( 永寧 )北二十八里……自 东崤 至 西崤 三十五里。 东崤 长坡数里,峻阜絶涧,车不得方轨; 西崤 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絶不异 东崤 。”亦以喻宦途险恶。 唐 皮日休 《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时事方千蝎,公途正 二崤 。”
- 基本含义
- 二崤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 详细解释
- 二崤是指山峰重叠,层峦叠嶂的景象。形容山势高耸险峻,壮丽雄伟。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山势险峻、山峰重叠的自然景观。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物的气度、胸怀宽广,形容人的胸襟宽广,志向远大。
- 故事起源
- 二崤是指山东省泰山的山峰之一,位于泰山主峰东南侧。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素有“五岳独尊”的美誉。二崤山势险峻,壮丽雄伟,因此成为了形容山势高耸险峻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地名
- 例句
- 1. 这座山峰高耸入云,真是二崤之胜。2. 他的胸怀广阔,志向远大,真可谓二崤之士。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二崤”与“高耸险峻”、“壮丽雄伟”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泰山及其他中国著名山脉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山峰像二崤一样高高耸立在那里。2. 初中生:泰山的山势险峻,真是二崤之胜。3. 高中生:他的志向如同二崤山一样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