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纳布的词语解释
纳布的意思
拼音:nà bù    注音:ㄣㄚˋ ㄅㄨˋ
使用场景
纳布常常用于正式场合,如会议、讨论或辩论中,用于表示接纳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它可以用于表达尊重他人的观点,增加沟通和合作的效果。
例句
1.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纷纷纳布了小明的建议。2. 领导纳布了我的想法,我们一起商讨了解决方案。
基本含义
接纳、收纳
基本解释

粗布名。纳,通“ 衲 ”。《宋书·徐湛之传》:“初, 高祖 微时,贫陋过甚,尝自 新洲 伐荻,有纳布衫袄等衣,皆 敬皇后 手自作。”《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纳,与衲同。”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纳布相关的成语,如纳采、纳贤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纳布了我的建议,我们改变了游戏规则。2. 初中生:班长纳布了同学们的意见,组织了一次郊游活动。3. 高中生:学校纳布了学生会的提议,改善了校园环境。4. 大学生:我纳布了同学们的建议,改进了实验室的设备。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语“纳布”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知识。记忆技巧和举例造句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用这个成语。不断延伸学习相关的成语,可以进一步提升你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起源
纳布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相传,有一位叫纳布的官员,他非常擅长接纳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当时的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因此他的名字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表示接纳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纳布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将一张布收纳进去的情景,来帮助记忆纳布的意思。
词语结构
纳布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纳”和宾语“布”组成。
详细解释
纳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纳”表示接纳、收纳的意思,第二个字“布”表示布置、安排的意思。纳布的基本含义是接纳、收纳。在使用时,常用于表示接纳他人的意见、建议或观点。
(0)
诗文中出现“纳布”的诗词

周文襄忱

江南财赋地,逋课八百万。

奉命往釐之,何以起涂炭。

吴平籍官田,租倍他郡半。

累减少苏息,平米法称善。

揆纲运立簿,辖总收握算。

置仓名济农,赈贷取赢羡。

水次得兑交,转漕去前患。

折草以帖斋,纳布式毋乱。

损耗供账科,缺额盐龟赡。

时复屏驺从,父老咨询遍。

忽焉匹马骑,往来历圩岸。

安知都堂尊,衣服固敝烂。

淤壅浚三江,沙柴垦二县。

馀波逮邻封,乞籴役舟泛。

岁积不可校,修葺广营建。

馈遗匪乾没,渔蠹或欺谩。

公物归之公,张弛为济干。

朝士丛谤议,奸民迭构煽。

二十一年前,十家九逃窜。

苦心著成劳,凶荒饱餐饭。

乃不以为功,抚膺发长叹。

郎署昔浮沉,挨宿资靖献。

张说珠记事,杨愔曲障面。

竹木贮陶侃,阴阳册刘晏。

以此经世才,况当土木变。

不得立于朝,度之绌攻战。

嗛嗛意未已,保全荷深眷。

厥后吴大饥,何人迹克践。

处处祭生祠,哭声震淮甸。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