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写字时的姿态和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任何事情时的专注和投入。
- 例句
- 1. 他搦笔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心情。2. 在考试中,他搦笔如飞,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所有题目。3. 他搦笔之间,字迹工整,显露出他的严谨态度。
- 基本含义
- 握住笔杆子
- 基本解释
执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於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宋 庞元英 《谈薮》:“ 侯继图 秋日於 大慈寺 倚阑楼上,忽木叶飘坠,上有诗曰:‘……搦笔下庭除,书作相思字。’”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写字、专注等相关的成语,如“墨守成规”、“笔耕墨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搦笔写字时,总是特别认真,希望写得漂亮。2. 初中生:考试时,我会搦笔如飞,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3. 高中生:写作文时,我会搦笔思考,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我会搦笔写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出专注和深入的思考。
- 故事起源
- 搦笔一词最早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其中有一段记载说,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子路的人,他在写字时总是紧握住笔杆子,笔杆子都被他搦得弯曲。这种坚定的姿态和专注的态度给孔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后来人们就用“搦笔”来形容写字时的专注和投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搦笔的形象与写字时的坚定姿态和专注态度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紧握住笔杆子,用力坚定地写字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搦笔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搦”和名词“笔”组成。
- 详细解释
- 搦笔是指紧握住笔杆子,形容写字时用力坚定。也可用来比喻写作时的专注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