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贤明的同僚。 宋 郭应祥 《玉楼春·丁卯四月二十三日书考会作》词:“贤僚益友俱亲密,真箇三年如一日。”
- 基本含义
- 指贤良能干的官员或人才。
- 详细解释
- 贤僚是由“贤”和“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贤指的是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而僚则指的是官员或人才。贤僚这个词语形容的是贤良能干的官员或人才,意味着这些人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政治、管理、教育等领域中有德有才的人才。可以用来赞扬那些能力出众、品德高尚的官员、教师或企业管理者。
- 故事起源
- 贤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原文是“贤者而僚之”。据考证,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王莽的政治理念。王莽认为只要政府能够选拔贤能之人,就能够治理好国家。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贤良能干的官员或人才。
- 词语结构
- 贤僚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位校长是一位贤僚,他不仅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还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2. 这位官员是一位贤僚,他以公正廉洁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信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贤僚拆分成两部分,贤和僚,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2. 贤可以联想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而僚可以联想为官员或人才。3. 将这两个含义结合起来,形成整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和贤能思想的知识,了解贤能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贤僚,她既会教书又会关心我们的生活。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贤僚,他总是能够公正地处理班级事务。3. 高中生:学校领导是一位贤僚,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4. 大学生:这位教授是一位贤僚,他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造诣,还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