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栖身于草野中。《诗·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汉 郑玄 笺:“狐草行草止。”
(2).特指军队在草野宿息。《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夏教茇舍” 汉 郑玄 注:“茇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
- 基本含义
- 指草木不生,停止生长。
- 详细解释
- 草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草”指代植物的草木,而“止”表示停止。草止的基本含义是指草木不再生长,停止生长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荒凉、荒芜的景象,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停滞不前或失去活力。
- 使用场景
- 草止这个成语常常出现在描述自然景观的文章或诗歌中,用来形容荒凉的场景,如草原上草木凋零、花草不再开放等。此外,草止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或停滞不前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草止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十二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当时的齐国国君僖公在位时,国内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草木都枯萎了。僖公非常担心国家的命运,于是亲自下田祈求神灵降雨。在僖公的祈祷下,终于下起了雨,草木重新恢复了生机,从此以后,人们用“草止”来形容草木凋零后又重新复苏的景象。
- 词语结构
- 草止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草”和动词“止”组成。
- 例句
- 1. 这片土地已经草止多年,再也没有人居住。2. 他的事业一直草止不前,需要重新思考发展方向。3. 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一度草止,但最近有了新的起色。
- 记忆技巧
- 你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草止这个成语。想象一片草原上的草木因为干旱而凋零,停止了生长,这样的景象就是草止。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草原文化,如著名的内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上的草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草地上的花草又开始开放了,草止了。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一度草止,但现在正在逐渐复苏。3. 高中生:考试前,同学们都在拼命复习,希望能让成绩草止不前。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的草止时期,往往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