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湖南、湖北、湖南的人、事、物、风俗等,也可以用于表达湖南、湖北、湖南的文化和艺术。
- 例句
- 1. 他的家乡是三湘之地,他对湖南、湖北、湖南的文化非常了解。2. 这个节目展示了三湘地区的美食和民俗。
- 基本含义
- 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 基本解释
(1). 湖南 湘乡 、 湘潭 、 湘阴 (或 湘源 ),合称 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
(2).指 沅湘 、 潇湘 、 资湘 。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遥遥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注:“ 湘水 发源会 瀟水 ,谓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会 资江 谓之 资湘 ;又北与 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 沅湘 。” 明 徐桢卿 《送盛斯徵赴长沙》诗:“蛮中瘴远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陈毅 《岳麓山顶眺望》诗:“ 岳麓山 头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风神。”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湖南、湖北、湖南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以更深入地了解三湘的含义和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去三湘旅游,看看湖南、湖北、湖南的美景。2. 初中生:湖南、湖北、湖南是我国的重要省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3. 高中生:我对三湘的文化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去湖南、湖北、湖南深入了解。
- 故事起源
- 三湘一词最早出现在《庐陵备志》一书中,用来形容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湖南、湖北、湖南的人民和文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湖南、湖北、湖南之间有三个湖泊,象征着三湘的地域范围。
- 词语结构
- 三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三湘是由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组成的地域,也可以指这三个省份的人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湖南、湖北、湖南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