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命运相似的人,特别是在不同背景下遭遇相似的困境或境遇。也可用于表达对于遭遇相似的人的同情或共鸣之情。
-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真是同命,都经历了类似的困境。2. 我们两个人的命运太相似了,简直就是同命鸟。
- 基本含义
- 指命运相同,遭遇相似的人。
- 基本解释
◎ 同命 tóngmìng
[share the same fate] 同死,并命。
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描述命运的成语,如“命途多舛”、“命运多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两个人都是同命鸟,每次考试都考得差不多。2. 初中生:他们俩真是同命,都因为家庭问题而面临转学。3. 高中生:同命的人之间互相理解,可以互相支持。4. 大学生:我们班上好几个同命的人,都在为就业问题苦恼。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同命”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无明确记载。它可能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慢慢形成的,用来描述命运相似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同命”与“命运相同,遭遇相似的人”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结构简洁明了。
- 详细解释
(1).同生死;一同死。《史记·项羽本纪》:“ 噲 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淮南子·俶真训》:“夫 歷阳 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罢怯、不肖者同命。” 高诱 注:“勇怯同命,无遗脱也。”《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密书请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超 搥胸吐血曰:‘闔门百口,一旦同命。’” 田汉 《金鳞记》第六场:“一个是抱头痛哭求同命,一个是跪在一旁不作声。”
(2).谓同一命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3).鸟名。也叫共命鸟。 清 钱谦益 《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之五:“珠林有鸟皆同命,碧树无花不后凋。”原注:“《杂宝藏经》:‘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参见“ 共命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