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超逸脱俗之志。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公瑾 卓尔,逸志不羣。” 明 王錂 《春芜记·闺语》:“那书生才高 鄢郢 ,更翩翩逸志凌云。” 清 李调元 《峨嵋山赋》:“今子逸志超尘,徧绎洞窍,心与天游,戛戛独造。”
(2).纵欲放荡之志。 唐 李群玉 《穆天子》诗:“ 穆 满恣逸志,而轻天下君。” 明 邵璨 《香囊记·讲学》:“诗以道性情,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 清 蠡勺居士 《<昕夕闲谈>小序》:“闻恶则深恶,闻善则深善。斯则又古人启发良心、惩创逸志之微旨。”
- 基本含义
- 指志向高远,胸怀宽广,不受局限。
- 详细解释
- 逸志由“逸”和“志”两个字组成。“逸”意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志”意为志向、抱负。逸志形容一个人心胸开阔,志向远大,不受狭隘环境的限制,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 使用场景
- 逸志常用于形容那些有远大抱负、不受现实局限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着超越常人的胸怀和追求,不被困难和逆境所击倒。
- 故事起源
- 逸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准书》。相传秦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蒙恬的将军,他年轻时就有着非凡的抱负和远大的志向。他常常对自己说:“我有逸志,不受局限,要打造一片天下!”蒙恬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征服了许多地方,并为秦朝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人们用“逸志”来形容有着远大抱负和胸怀的人。
- 词语结构
- 逸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逸”和名词“志”组成。
- 例句
- 1. 他年轻时就有着逸志,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2. 这个年轻人有着逸志,他不愿意被现实的困境所束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逸志”这个成语:将“逸”字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等词语联系起来,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不受限制;将“志”字与“志向”、“抱负”等词语联系起来,表示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通过联想两个字的意思,帮助记忆整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逸志相关的成语,如逸闻、志趣相投等。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背景故事和历史人物,如蒙恬将军等,以加深对逸志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有逸志,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帮助更多的人。初中生:他有着逸志,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高中生:她年轻时就有着逸志,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创办自己的公司。大学生:他有着逸志,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为人民谋福祉。成年人:有逸志的人不会被现实所束缚,他们会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