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公共事务无法进行或者解决的困境,比如政府无法解决民众的问题,或者公共交通无法顺利运行等场景。
- 例句
- 1. 在这个城市,由于公交车罢工,公无渡河,导致交通陷入瘫痪。2. 政府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免出现公无渡河的情况。
- 基本含义
- 指公家没有渡河的设施或者渡船,表示公共事务无法顺利进行或者没有解决的困境。
- 基本解释
乐府歌辞名。《乐府诗集》附于相和歌辞《箜篌引》下。四言四句,以歌辞首句“公无渡河”而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箜篌引》, 朝鲜 津卒 霍里子高 妻 丽玉 所作也。 子高 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悽愴,曲终自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 还,以其声语妻 丽玉 。 玉 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 丽玉 以其声传邻女 丽容 ,名曰《箜篌引》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公共事务的成语,如“众口一词”、“众志成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学校门口的公交车停运了,大家都走路上学,真是公无渡河啊!2. 初中生:政府应该加强交通建设,以免出现公无渡河的情况。3. 高中生:在这个城市,因为公共交通不发达,经常出现公无渡河的情况,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 故事起源
- 公无渡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贾谊传》中。故事讲述了贾谊在周朝时,劝说吴王伐楚,但吴王不听,导致国家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贾谊感叹说:“吴国无船,公无渡河”,意思是吴国没有渡河的设施,所以无法渡过河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河流中没有渡船的情景,表示公共事务无法顺利进行或者解决的困境。
- 词语结构
- 公无渡河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公”、“无”、“渡”、“河”四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公无渡河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其中的“公”指的是公共事务,而“无渡河”表示没有渡河的设施或者渡船。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公共事务中遇到了解决困境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