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便佞的词语解释
便佞的意思
拼音:pián nìng    注音:ㄆㄧㄢˊ ㄋㄧㄥˋ
基本解释

◎ 便佞 piánnìng
[sycophant] 用花言巧语逢迎人
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详细解释

巧言善辩,阿谀逢迎。《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注:“便,辩也。谓佞而辨。”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多姦諛以取媚,挠法以便佞。”《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又便佞,专徇帝嗜欲,不顾天下成败。”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札》:“彼之官弥贵,客弥多,便佞者留,刚方者去。”

基本含义
形容人言辞谄媚、奉承巴结的行为。
使用场景
便佞常用于描述人们为了讨好他人而说出虚伪的恭维话。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真诚、不坦率的人,或者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奉承他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李斯为了讨好秦始皇,曾经奉承称赞秦始皇的决策,称其为“天下无敌”。但是秦始皇却认为李斯的话言过其实,认为他是在奉承巴结,因此将李斯贬为庶人。由此,便佞成为了形容奉承巴结的贬义词汇。
词语结构
形容词 + 形容词
例句
1. 他的便佞之言让人感到恶心。2. 别再对他的话太当真了,那只是他的便佞之辞而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联想“便佞”中的“佞”字,可以与“佞臣”联想在一起,佞臣指的是那些为了迎合君主而不择手段的奸臣。通过联想,可以更容易地记住“便佞”是贬义词汇,表示奉承巴结的行为。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巴结”、“虚伪”等,以扩大对于奉承巴结行为的认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便佞之言让老师很生气。初中生:他为了取得老师的青睐,经常使用便佞之辞。高中生:面对领导,他总是说些便佞之词,希望能得到提升的机会。大学生:他的便佞行为让人看不起他,失去了真诚的友谊。成年人: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会使用便佞手段来讨好上司。
(0)
诗文中出现“便佞”的诗词

五歌·其二水鸟

水鸟山禽虽异名,天工各与双翅翎。

雏巢吞啄即一例,游处高卑殊不停。

则有觜铍爪戟劲立直视者,击搏挽裂图膻腥。

如此等色恣豪横,耸身往往凌青冥。

为人罗绊取材力,韦韝綵绶悬金铃。

三驱不以鸟捕鸟,矢下先得闻诸经。

超然可继义勇后,恰似有志行天刑。

鸥闲鹤散两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宁。

今朝棹倚寒江汀,舂锄翡翠参鵁鶄。

孤翘侧睨瞥灭没,未是即肯驯檐楹。

妇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笼日提挈。

精神卓荦背人飞,冷抱蒹葭宿烟月。

我与时情大乖剌,祗是江禽有毛发。

慇勤谢汝莫相猜,归来长短同群活。

(0)

遣兴

罗衣虽轻,不如布好。堂夜虽美,不如玉宝。

葳甤芳树,烹饪则拙。便佞悦人,治国则灭。

独夫昏君,非文不免。武王大圣,非纣不显。

有寒有暑,造化之常。贫而守道,文章之光。

天有霞锦,匪朝则夕。人有美名,匪才则识。

大海洪波,寸虾不入。高山连云,弱羽不戢。

积絮生虮,积书聚蠹。物之所喜,人之所怒。

良弓在傍,善射思逞。骐骥在侧,善御思骋。

不为不智,是谓不愚。不为不足,已自有馀。

莫坚于漆,唯蟹则解。莫重于石,唯轮则徙。

三寸之键,可制阖辟。千尺之龙,或畏蝼蝈。

伯益作井,龙登玄云。秦女吹箫,与凤为群。

人为强努,神为巧机。孰满孰发,各唯其时。

(0)

释志诗·其二

泾浊渭则清,举世昧其光。

昆丘烈燄起,玉石咸见殃。

骐骥避骀驽,鸱鸮逐凤皇。

萋菲一为吟,千载同嗟伤。

嗤嗤便佞子,多言巧如簧。

众庶皆有心,彼独何无良。

凡百我在位,谋虑用不臧。

诲淫者冶容,致盗由慢藏。

神龙宅九渊,玄豹处重冈。

蜂虿而窃乘,壮夫失其强。

大雅贵明哲,君子慎周防。

(0)

几点社翁雨,一番花信风。

水鸟歌妇女,衣襟便佞舌。

溪山自是清凉国,松竹合封萧洒侯。

山上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

白帝霜舆欲御秋,但说漱流并枕石。

不辞蝉腹与龟肠,头方不会王门事。

尘土空缁白苧衣,秋来懒上向吴亭。

(0)

李林甫

便佞阴柔结主欢,月堂曾致几家残。

朝廷共庆遗贤少,宰相谁知识字难。

乌鹊可真巢大理,哥奴何止作郎官。

满前枳棘君知否,身死宁能免斲棺。

(0)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其二

干禄无便佞,宜知黜此身。

员郎犹小小,国学大频频。

孤宦心肝直,天王苦死嗔。

朝廷无谏议,谁是雪韩人。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