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声罪致讨的词语解释
声罪致讨的意思
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shēng zuì zhì tǎo ㄕㄥ ㄗㄨㄟˋ ㄓㄧˋ ㄊㄠˇ

声罪致讨(聲罪致討) 

◎ 声罪致讨 shēngzuì-zhìtǎo

[condemn;denounce] 宣布对方的罪状,进行公开谴责

基本含义
指声称自己有罪,以便引发他人的指责和讨伐。
使用场景
声罪致讨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某人故意将自己置于批评和指责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目的。它可以用于讽刺和批评某人虚伪、虚荣或者自找麻烦的行为。
故事起源
声罪致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据说,在古代的一次宴会上,这位官员故意宣称自己有罪,引发了其他官员和宾客的指责和讨伐。他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他们对其他问题的注意力。这个故事被后人总结为声罪致讨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声罪致讨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他故意声罪致讨,以引起公众对他的关注。2. 她总是通过声罪致讨的方式来获得同情和支持。3. 这位政客故意声罪致讨,以转移公众对他的贪污行为的注意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故意宣称自己有罪,然后引发了其他人的指责和讨伐的场景。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发音和含义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可以阅读成语词典或者参加相关的学习课程来扩大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我的铅笔,然后声罪致讨,但我知道他在撒谎。2. 初中生:她故意声罪致讨,以便获得同学们的同情和关注。3. 高中生:政客们经常通过声罪致讨的方式来转移公众对他们的贪污行为的注意力。
(0)
诗文中出现“声罪致讨”的诗词

上丞相平淮颂

皇矣圣宋,立国以仁。兼爱南北,爰暨介鳞。

蠢兹逆全,假义徕臣。给以馈餫,列之簪绅。

鹰饱别扬,浸无忌惮。边臣戕贼,居民涂炭。

据我盐城,喻口植干。继逼海陵,恣为泮奂。

玺书飞下,皇威赫然。声罪致讨,忿激普天。

许之节铖,副以金钱。奋忠效命,谁不争先。

粤有世臣,虏使元帅。罗致英才,虓将云会。

贾勇摧锋,前无坚对。逆全授首,维阳城外。

昔平淮蔡,惟断成功。至平泽潞,伐谋群雄。

圣君贤相,视昔则同。山阳腥膻,一洗而空。

钜奸伏诛,殊方仰德。鲸波不惊,狼烟永息。

男耕女桑,四民安职。玉烛既调,金穰可必。

圣君贤相,益固本根。广求民瘼,博尽忠言。

屏除贪吏,澄浴治源。狂谋不起,国势常尊。

一介微官,尝玷策府。颂我君相,或占古语。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锡公纯嘏,眉寿保鲁。

(0)

涿鹿行再叠旧韵

影灯喜爆闹郡城,民风丰歉觇经行。

行宫晚景正清绝,壁诗岁月标分明。

西征士腾马亦饱,机缘天凑时诚好。

其如审势乏人为,狼子野心殊诡巧。

降蕃变乱因畏尤,反面不顾恩遇稠。

声罪致讨重整旅,肯使背德残生留。

七擒南人不复反,三年克之鬼方收。

身此南巡心西海,宵衣宁惮军书修。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