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无二的词语解释
无二的意思
拼音:wú èr    注音:ㄨˊ ㄦˋ
基本解释

(1).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2).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 ,徇 赵 ,脇燕,定 齐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 ,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 汉 王充 《论衡·恢国》:“前世龙见不双,芝生无二,甘露一降。”
(3).没有两样,相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情知是他父亲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来察听,三三两两几处説来,一般无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諦视布灰之处,手迹足迹,宛然与生时无二。”

基本含义
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详细解释
无二意为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形容某物与众不同,独特而独立。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使用场景
无二常用于表达某人或某物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特点。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品质或某个事物的独特性。例如,一个艺术家可以说是无二的,因为他的作品独具一格;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也可以说是无二的,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故事起源
无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由古代的一种算法演化而来。古代人在计算时,用手指作为计数器,每个手指都有两个状态:弯曲和伸直。当所有手指都弯曲时,表示数目为零;当所有手指都伸直时,表示数目为十。而当中间的手指伸直,其他手指都弯曲时,表示数目为五。因此,无二就是指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词语结构
无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他的音乐才华真是无二,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他。2. 这个设计独一无二,没有任何其他产品可以与之媲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无二”与“独一无二”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同时,可以将故事起源中的手指计数方法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无二”相关的成语,例如“无与伦比”、“无可比拟”等,来扩展对于独特性和独立性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猫咪的毛色真是无二,跟其他猫咪都不一样。2. 初中生:他的才华真是无二,每次参加比赛都能拿到第一名。3. 高中生:这本书的观点真是无二,读了之后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4. 大学生:这个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真是无二,市场上没有其他公司做得这么好。5. 成人:这个地方的风景真是无二,我去过很多地方,但这里的美景真是独一无二。
(0)
诗文中出现“无二”的诗词

题浔阳楼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0)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0)

用厚后弟强甫韵·其九

无住先生独住庵,得朋犹冀自西南。

丹心事国忠无二,白首尊师谊在三。

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

(0)

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0)

南霁云

禄山炽乱,火焚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

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

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

远位巡上,巡智我彊。以城授巡,巡亦克当。

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

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踊跃倍常。

贼知城坚,坐甲裹粮。城中食尽,杀爱以尝。

无二志,持病扶疮。宁守城死,城不可降。

霁云勇烈,跳城轶出。走泗投贺,求兵救乏。

贺饮霁云,牢醴罗列。霁云避席,谓众云曰。

濉阳之人,不食一月。义不独饱,食下辄咽。

以刀断指,左右流泣。彼何人兮,忌忠嫉节。

心不感兮,贼功害伐。不出一兵,坐观斧钺。

霁云心折,寸寸如铁。霁云据鞍,怒发冲冠。

一矢以志,复来不完。路人傍观,涕流汍澜。

远近闻者,为之辛酸。力尽且穷,城孤无援。

至死不屈,万戈来攒。精诚内发,颜色自安。

身轻鸿毛,名重泰山。吾执唐刑,罔容于奸。

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0)

别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