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讨论,用来告诫人们要先修养自己,然后才能去管理家庭和治理国家。
- 例句
- 1.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 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 基本含义
- 修身:修养自身;齐家:管理家庭;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平定天下。表示一个人要先修养自身,然后管理好家庭,再为国家治理,最终达到安定天下的境界。
- 基本解释
◎ 修士 xiūshì
[cleric] 有道德修养的人,操行高洁之人;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男子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其对中国社会和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 初中生: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 高中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要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大学》。在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 英文翻译
1.{宗} brother; friar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每个部分的意思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记忆,比如修身可以想象自己在修炼身体,齐家可以想象自己在家庭中扮演好角色,治国可以想象自己在参与社会事务,平天下可以想象自己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 词语结构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并列结构的成语,每个词都代表一个重要的方面。
- 详细解释
(1).有道德修养的人,操行高洁之人。《韩非子·孤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絜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 陈奇猷 集释:“旧注:修士,谓修身之士,但精洁自固其身。” 宋 叶适 《陈君墓志铭》:“呜呼 巖 也,父之鉅子,弟之任兄,师之传人,出而从宦,国之修士也夫!”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敝巾葛拂,緼袍麻鞋,上教修士,下説齐民。”
(2).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