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固守仁德;遵守道德规范。《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篤。”《汉书·成帝纪》:“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姊独于其间遭离荼苦,执德秉节数十年,其亦可谓君子之女。”
- 基本含义
- 坚守道德准则
- 详细解释
- 执德是由“执”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执的意思是坚持、持守,德的意思是道德、品德。执德的基本含义是指坚守道德准则,始终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 使用场景
- 执德一词常用于表扬那些始终坚守道德准则、品德高尚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诱惑或挫折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 故事起源
- 执德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一篇文章中。这篇文章讲述了孔子的学生曾子问孔子如何做到执德。孔子回答说:“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意味着孔子认为执德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追求,不仅要在言行中表现出道德准则,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一以贯之。
- 词语结构
- 执德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执”,宾语是“德”。
- 例句
- 1. 他一直执德,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2. 面对诱惑,她能够执德不移,坚守自己的原则。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执德”与坚持道德准则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在困境中,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原则,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住执德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品德相关的成语,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诚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执德,不撒谎,不作弊。2. 初中生: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执德,为人民做出正确的决策。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要执德不移,坚守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执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 成年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要执德,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