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决策或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听取他人建议,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或主张,导致事情出现问题或失败。
- 例句
- 1. 他就像杜荆州一样,听不进任何人的建议。2. 不要成为一个杜荆州,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 基本含义
- 指固执己见,不听劝告或不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 基本解释
晋 杜预 曾官镇南大将军,都督 荆州 诸军事,故称。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公才 山吏部 ,书癖 杜荆州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和其他相关成语,如“坚持己见”、“自以为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就像杜荆州一样,不听老师的话,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2. 初中生:我不想成为一个杜荆州,我会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努力改正错误。3. 高中生:他的固执导致了失败,真是个杜荆州。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要成为一个杜荆州,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取得成功。
- 故事起源
- 故事发生在南朝宋时期。杜荆州是一位官员,他在处理事务时经常固执己见,不听取他人的建议。由于他的固执,他被贬到荆州。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固执己见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杜荆州”与固执己见的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个人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不听取他人的劝告,就像杜荆州一样固执。
- 词语结构
- 杜荆州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杜”和“荆州”两个名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杜荆州是一个历史典故中的人物名字。他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因为固执己见而被贬到荆州。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不顾他人的劝告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