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覆燾 ”。犹覆被。谓施恩,加惠。《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悠然一望,覆幬虽广,嗟不容乎此生。” 明 宋濂 《先大父碑阴记》:“惟我显考府君 宋公 ,树善深长,不自食其报,持以覆燾后人。”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化民成俗,迁善改过,亦难为治,非覆幬羣生之意也。”
- 基本含义
- 覆盖的帱子。比喻隐藏的事情暴露出来。
- 详细解释
- 覆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帱子,用于遮盖或隐藏物品。这个成语比喻本来隐藏或未被人知道的事情被揭露或暴露出来。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秘密、隐私或不为人知的事情被揭开,或者指某人的真实面目被揭露。
- 故事起源
- 覆帱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赵策四》中,讲述了一个赵国的故事。赵国大夫蔺相如被秦国使者挑拨离间,他的妻子为了保护丈夫,将自己藏在覆帱中。当使者进入房间后,蔺相如的妻子突然从覆帱中跳出来,揭露了使者的阴谋。从此以后,人们用“覆帱”来形容隐藏的事情被揭开。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其中“覆”是动词,“帱”是名词。
- 例句
- 1. 他的真实身份终于被揭露出来,原来他是个间谍,一直隐藏在我们中间。2. 这个丑闻被曝光后,公司的声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覆帱”想象成一个用来隐藏秘密的遮盖物,当它被揭开时,秘密也被暴露出来。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揭竿而起”、“暴露马脚”。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玩捉迷藏的时候,被发现藏在床底下的被子里,就像被揭开了覆帱一样。2. 初中生:他平时看起来很老实,没想到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真是被揭开了覆帱。3. 高中生:这个政治丑闻终于被曝光了,政府的腐败行为被揭开了覆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