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 鲁国 进贡 周 室的壶。按,壶,古代盛酒器。《左传·昭公十五年》:“﹝ 周天子 ﹞以 文伯 宴,樽以 鲁 壶。” 杜预 注:“ 鲁 壶, 鲁 所献壶樽。”
(2).瓷茶壶。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洞房是 赵大嫂子 给他们布置起来的……桌上的鲁壶、茶碗,都盖着红纸剪的纸花。”原注:“鲁壶,瓷茶壶。”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举止粗野、粗俗。
- 详细解释
- 鲁壶的“鲁”意为粗鲁,没有礼貌,举止不雅;“壶”指的是酒壶。这个成语原本是指鲁人的举止粗鲁,饮酒时没有礼貌,后来泛指人的举止粗俗、不文明。
- 使用场景
- 鲁壶一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举止粗鲁、不文明,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场合中,如果有人的言行举止不得体,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 故事起源
- 鲁壶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九年》:“不鲁壶而饮酒。”这句话描述的是鲁国公子鲁昭公在饮酒时举止粗鲁、不文明,没有礼貌。后来,人们就用“鲁壶”来形容人的举止粗俗、不文明。
- 词语结构
- 主语+不+鲁壶+而+动词。
- 例句
- 1. 他在餐厅里大声喧哗,真是个鲁壶。2. 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像个鲁壶一样。3. 他举止粗俗、不文明,完全是个鲁壶。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鲁壶”联想成一个人举着酒壶,喝酒时举止粗鲁、不文明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礼仪、举止相关的成语,如“举止失措”、“言行不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真是个鲁壶。2. 初中生: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像个鲁壶一样。3. 高中生:他的举止粗俗、不文明,完全是个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