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识变的词语解释
识变的意思
拼音:shí biàn    注音:ㄕㄧˊ ㄅㄧㄢˋ
基本解释

谓了解、认识事物之变化。《旧唐书·尉迟敬德等传论》:“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

基本含义
能够觉察到变化,有应对变化的能力。
详细解释
识变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识意为认识、了解,变意为变化、变动。识变的意思是能够觉察到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应对。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变化不断的环境中,人们应该保持警觉和敏感,及时发现并适应变化,以便取得成功。
使用场景
识变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劝告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判断,灵活应对各种变化的情况。它适用于各个方面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如商场竞争、职场变革、个人发展等。在团队合作中,识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能够帮助团队成员及时调整策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故事起源
关于识变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然而,中国文化中强调观察和适应变化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家孔子。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学会观察和识别事物的变化,并相应地做出调整。这种思想在后来被发展成了识变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识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战争中,只有那些能够识变的将军才能取得胜利。2.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必须具备识变的能力。
记忆技巧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识,可以联想到“认识”或者“了解”,表示观察和认知能力。其次,变,可以联想到“变化”或者“变动”,表示环境的变化。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除了识变这个成语外,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成语,如“知变通则安”,“识时务者为俊杰”,“明察秋毫”等。学习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识变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识变,学会适应新的学习环境。2. 初中生: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具备识变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3. 高中生:在高考备战中,识变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4.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识变是找到理想工作的重要能力。5. 成年人:在职场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识变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识变这个成语!
(0)
诗文中出现“识变”的诗词

赠卢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

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

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

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0)

孟子.执一

事理纷纷千万亿,岂容执一以为中。

圣贤心术无偏倚,只在能权识变通。

(0)

挽张之洞联

学术综天地人,折衷孔孟程朱,坐而言、起而行,大局支撑,为救时良相;

易道识变通久,周览古今中外,忧之深、虑之远,老臣开济,有劝学遗篇。

(0)

殷谢

深源与安石,皆为士望宗。

天子徵浩入,于以抗桓公。

嗟嗟桓晋间,谁复识变通。

智哉东山子,苍生戏高崧。

感此殷谢事,成败论英雄。

(0)

程节推挽诗

入官当是学优时,政学尤知念昨非。

釜实剖争真识变,宝刀佩信解知几。

人谋是处虽同好,天理当然识者希。

易箦遗言无一愧,死能如此庶全归。

(0)

病甚后见舍弟至

病间吾逢弟,馀生汝得兄。

乍惊衰后态,差识变馀声。

黯淡杯仍却,踟蹰烛屡更。

时时咎吾党,词笔太峥嵘。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