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得行的词语解释
得行的意思
拼音:de xíng    注音:˙ㄉㄜ ㄒㄧㄥˊ
基本解释

谓德行流播。得,通“ 德 ”。《庄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於狂。”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得,犹德也。《集韵》:‘德,行之得也。’言其道周流乎天下,而不显然以居之,其德之行,亦不藉之为名而以自处。”

基本含义
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是可行的或适宜的。
详细解释
得行是由“得”和“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得”表示获得、达到的意思,“行”表示行动、做法的意思。联合在一起,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是可行的或适宜的。
使用场景
得行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用来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是可行的、适宜的,也可以用来回答别人的请求或建议。
故事起源
得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公子纠因为受到人民的爱戴,想要自立为君主,但被人们劝阻。公子纠听从了人们的意见,最终决定放弃自立,回归正道。他说:“吾得人心,行吾道,故吾行。”意思是他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实行自己的政策,所以他要回归正道。后来,这个故事中的“得人心”和“行吾道”逐渐演变成了成语“得行”。
词语结构
主语 + 得行
例句
1. 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可以得行。2. 你的建议很实用,我觉得可以得行。3. 如果你能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就得行。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得行”与“可行”进行联想,它们的意思相似,都表示某种行为是可行的。可以通过记忆这个联想来帮助记忆“得行”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不可思议”、“行得通”等,来扩展对“得行”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国庆节举办一个运动会,你看得行吗?2. 初中生:我们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能锻炼自己,又能为社区做贡献,你觉得得行吗?3. 高中生:我想申请一个暑期实习机会,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丰富简历,你觉得得行吗?4. 大学生:在学校开设一门关于创业的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创业的过程和技巧,你觉得得行吗?
(0)
诗文中出现“得行”的诗词

初别子由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

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不见六七年,微言谁与赓。

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

会合亦何事,无言对空枰。

使人之意消,不善无由萌。

森然有六女,包裹布与荆。

无忧赖贤妇,藜藿等大烹。

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

明日无晨炊,倒床作雷鸣。

秋眠我东阁,夜听风雨声。

悬知不久别,妙理难细评。

昨日忽出门,孤舟转西城。

归来北堂上,古屋空峥嵘。

退食误相从,入门中自惊。

南都信繁会,人事水火争。

念当闭阁坐,颓然寄聋盲。

妻子亦细事,文章固虚名。

会须扫白发,不复用黄精。

(0)

踏莎行·其一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0)

吾志

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

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自为志得行,功业如皋夔。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谏纸无直言,纶诰多愧辞。

黾勉为何事,亲老与妻儿。

一旦命执法,嫉恶寄所施。

丹笔方肆直,皇情已见疑。

斥逐深山中,穷辱何羸羸。

于张及不得,安用此生为。

(0)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课本版本)

(0)

怨旷思惟歌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0)

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