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抗战一词常用于描述历史上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特别指抵抗日本侵略的抗日战争。此外,抗战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国家或民族抵抗外敌侵略的战争。
- 例句
- 1. 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2. 抗战时期,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 基本含义
- 指抵抗敌人的侵略和入侵。
- 基本解释
◎ 抗战 kàngzhàn
(1)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aggression]∶抵抗外敌侵略的战争
(2)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1937-1945)]∶我国特指抗日战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了解抗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也可以学习其他国家或民族抵抗侵略的战争,了解不同国家在面临外敌入侵时的抗争精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向英雄们学习,勇敢地抗战到底。2. 初中生: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岁月。3. 高中生: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章,对于我们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
- 故事起源
- 抗战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近代历史中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指中国在1937年至1945年期间,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艰苦和惨烈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浴血奋战的一段历史。
- 英文翻译
1.(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aggression; fight the invading army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抗战这个成语:1. 将“抗”字和“战”字分别记忆,把“抗”字联想为抵抗、对抗,把“战”字联想为战争。2. 将抗战的意义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
- 词语结构
- 抗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1).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在 中国 ,特指从1937年到1945年的反抗 日本 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闻一多 《可怕的冷静》:“民族必需生存,抗战必需胜利。” 朱德 《和董必武同志》:“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2).抗击,战斗。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至于文人,则不但要以热烈的憎,向‘异己’者进攻,还得以热烈的憎,向‘死的说教者’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