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博学多才,特别是对经典文化和传统知识有深入了解的人。
- 例句
- 1. 他是一位真正的五经博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2. 这位教授是一位五经博士,他的学问非常广博。
- 基本含义
- 指通晓五经的博学之士
- 基本解释
教授五经的学官。 汉武帝 始置。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建元 五年春正月﹞初置五经博士。博士,本 秦 官,掌通古今,员至数十人, 汉 置五经而已。”《新唐书·百官志三》:“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学。”
- 延伸学习
- 学习五经博士的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和儒家思想,深入学习《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经典著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成为一位五经博士,为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像五经博士一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3. 高中生:他是我们学校的学霸,真是一位五经博士。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追求博学多才,成为现代社会的五经博士。5. 成年人:他是一位五经博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 故事起源
- 五经博士的概念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周易》中的一句话:“五经之才,不可胜用也。”意思是五经的学问之大,无法用言语尽述。后来,这个概念逐渐演变为指代通晓五经的博学之士。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博学之士手持五本经书,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景,以帮助记忆五经博士的含义和形象。
- 词语结构
- 五经博士是由“五经”和“博士”两个词组成的。
- 详细解释
- 五经博士是指在古代中国,通晓《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经的博学之士。他们对经书的内容和精神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被认为是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