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男性的外貌非常帅气,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和出色。在文学作品、口语中经常使用。
- 例句
- 1. 他长相英俊,深受女生的喜爱。2. 这幅画的色彩搭配非常英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 反义词
丑陋、难看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外貌或气质非常英俊、俊美。
- 基本解释
◎ 英俊 yīngjùn
[talent] 才智杰出的人
◎ 英俊 yīngjùn
(1) [be eminently talented;brilliant]∶才智过人的
英俊青年
(2) [handsome and spirited;smart]∶容貌俊秀又有风度的
英俊的小伙子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外貌、气质相关的成语,如“貌美如花”、“风度翩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我爸爸长得很英俊,他是最帅的!2. 小学生:我们班里有一个新同学,他的外貌非常英俊,大家都很喜欢他。3. 初中生:她是个外貌英俊、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子,是我们班的班长。4. 高中生:他不仅长得英俊,而且才华横溢,是个全才。5. 大学生:他不仅有英俊的外貌,还有非常出色的演技,是一位优秀的演员。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鲁仲连的人,他的容貌非常英俊,所以人们都称他为“英俊”。这个故事使得“英俊”成为了形容人外貌出众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才能出众) eminently talented; brillian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英俊”这个词与“英雄”联想,因为英俊的人通常也被认为是勇敢和英勇的。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1).才智卓越;俊逸超群。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太平天囯 石达开 《白龙洞题壁诗》序:“旋见粉墙 刘云青 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
(2).才智出众的人。 汉 贾谊 《新书·道术》:“英俊在位则主尊,羽翼胜任则民显。”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使南海》诗:“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来日聚文武於帐下,先教见我 江 东英俊。”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但愿有英俊出于 中国 之心,终于未死,所以此次又应青年之请,除自由同盟外,又加入左翼作家连盟。”
(3).容貌俊秀而精神。《世说新语·雅量》“ 王夷甫 尝属族人事……族人大怒,举樏掷其面, 夷甫 都无言”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王夷甫 自谓风神英俊,不至与人校。” 宋 柳永 《洞仙歌》词:“奈傅粉英俊,梦兰品雅。”《老残游记》第十回:“却看那 扈姑 ,丰颊长眉,眼如银杏……於艳丽之中,有股英俊之气。”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二:“ 古部长 带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走了过来,瘦瘦的,高高的,容貌英俊、果敢。”
- 近义词
俊秀、俊美、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