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笔伐。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打算调查战地惨状,以反对 齐燮元 ,同时对于 曹锟 、 吴佩孚 辈加以笔诛。”
- 基本含义
- 用文字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谴责。
- 详细解释
- 笔诛是一个形容词,意为用笔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谴责。它形象地比喻用文字或文字表达的方式来批评或谴责某人或某事物,通常指批评的力度较大,言辞辛辣。
- 使用场景
- 笔诛常用于描述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等对某人或某事物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谴责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对政治、社会、文化等问题进行批评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笔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文字是唯一的传播工具,批评和谴责也常常通过文字表达。笔诛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用文字进行批评的场景,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 词语结构
- 笔诛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笔”和“诛”。其中,“笔”指的是用来书写的工具,代表文字;“诛”指的是严厉批评或谴责的行为。
- 例句
- 1. 他用尖锐的笔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笔诛。2. 这篇文章对政府的不作为进行了严厉的笔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笔诛这个成语:1. 将“笔”和“诛”分开记忆。将“笔”与写字相关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将“诛”与严厉批评或谴责的概念联系在一起。2. 想象用一支尖锐的笔对某人或某事物进行严厉批评的场景,形象地描绘出笔诛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延伸学习笔诛这个成语:1.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剑指南山”、“口诛笔伐”等。2. 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评论、文章,了解不同时期对某人或某事物进行批评的方式和手法。3. 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运用笔诛这个成语,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尖锐的笔诛批评了我的作文。2. 初中生:他对这个政策进行了严厉的笔诛,指出了其中的问题。3. 高中生:这篇文章通过笔诛揭露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4. 大学生:他用犀利的笔诛批判了这个学术理论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