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司勋员外郎。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后赴边塞,诗风变为慷慨豪放。尤以《黄鹤楼》为著名。有《崔颢集》。
- 基本含义
- 指以傲慢自大、不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他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 崔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崔”是一个姓氏,第二个字“颢”意为“大”。崔颢原指唐代文学家崔涂,他自视甚高,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地位都很高,对他人或事物从不谦虚谨慎。后来,人们用“崔颢”来形容那些傲慢自大、不谦虚谨慎的人。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自视甚高、傲慢自大的人。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不谦虚谨慎的态度,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对待他人或事物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崔颢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文学家崔涂。崔涂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地位都很高,对他人或事物从不谦虚谨慎。因此,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形容那些傲慢自大、不谦虚谨慎的人。
- 词语结构
- 成语“崔颢”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崔”和“颢”。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才能非常自信,总是崔颢地对待他人。2. 不要像崔颢一样自视甚高,要谦虚谨慎地对待他人和事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唐代文学家崔涂的傲慢自大的态度,来记忆“崔颢”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唐代文学家崔涂的故事和作品,深入理解“崔颢”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很崔颢地对待别人,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合作。2. 初中生:她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经常崔颢地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屑一顾。3. 高中生: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而不是像崔颢一样自视甚高。4. 大学生:一个成功的人应该谦虚谨慎,而不是崔颢地对待他人和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