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吞悲的词语解释
吞悲的意思
拼音:tūn bēi    注音:ㄊㄨㄣ ㄅㄟ
使用场景
吞悲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挫折、失望或伤心时,不发泄自己的情感,而是选择忍受。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用于评论他人的行为。
例句
1. 在遭受失败的打击后,他吞悲而不言。2. 她面对挫折时,总是选择吞悲,不让别人看到她的伤心。
基本含义
忍受悲伤,不表露出来。
基本解释

隐忍悲痛。《南史·王藻传》:“吞悲茹气,无所逃诉。” 唐 白居易 《相和歌辞·反白头吟》:“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唐 钱起 《同邬戴关中旅寓》诗:“吞悲问 唐举 :‘何路出屯蒙?’”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吞悲相关的成语,例如“含辛茹苦”、“忍气吞声”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不及格了,但我选择吞悲,不让爸爸妈妈担心。2. 初中生:我队的篮球比赛输了,但我们选择吞悲,下次一定会更努力。3. 高中生:我被大学拒绝了,但我选择吞悲,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我面试失败了,但我选择吞悲,继续寻找更好的机会。5. 成年人:我失去了工作,但我选择吞悲,重新开始寻找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故事起源
吞悲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据传,襄公是一个晋国的国君,他的儿子被人杀害后,襄公非常伤心和愤怒,但他却选择了忍受悲伤,不表露出来,以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后来,人们就用“吞悲”来形容襄公的行为,表示他的忍耐和坚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形象化记忆来记忆吞悲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吞下了一个装满悲伤的大泡泡,而这个泡泡又被他的喉咙堵住了,无法表露出来。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吞悲的含义。
词语结构
吞悲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吞为动词,悲为宾语。
详细解释
吞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吞意为咽下,悲意为悲伤。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悲伤或困难时,不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而是默默地忍受。
(0)
诗文中出现“吞悲”的诗词

新乐府.上阳白发人.悯怨旷也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0)

弃妇辞

回车已嫁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

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

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入门郎听舅姑语,妇道营生在勤苦。

淡妆不用画蛾眉,朝采蚕桑暮机杼。

亦知朴陋人所厌,习成天性终难变。

丈夫有才常好新,贱妾薄命何嗟怨。

缲丝在车犹未除,亭午当炊谁下厨。

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烦老姑。

到家无面见邻姬,独掩寒闺双泪垂。

少时只恨青春促,今日方愁年老迟。

(0)

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鴳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作自苦,吞悲仍抚膺。

(0)

辞唱歌

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艳词。

坐中把酒人,岂有欢乐姿。

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

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

声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随。

复遣悭吝者,赠金不皱眉。

岂有长直夫,喉中声雌雌。

君心岂无耻,君岂是女儿。

君教发直言,大声无休时。

君教哭古恨,不肯复吞悲

乍可阻君意,艳歌难可为。

(0)

怡轩吟赠番阳张孝子

古云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孝子寻亲不辞远,草蹻负米离番川。

西从荆州望夔国,扪萝蹑石穿林巅。

峡山愈深人迹绝,但闻悲风泠涧声潺湲。

汲溪钻火行复餐,夜宿茅屋衣裳单。

回看江南路九千,一见归客吞悲酸。

寄声吾母形骸安,慎勿为语皮皴乾。

涪州城西遇征蛮,城门防盗白昼关。

抚膺仰天涕汍澜,见亲之难难于蜀道难。

成都渐近心稍宽,踊跃可得瞻耆颜。

父昔离家子方孕,子得见父今壮年。

胡弗归兮死敢请,慰我慈母心悬悬。

三往三返又十载,孝子执辔方言还。

番人闻归竞嗟喜,夫妇白首重团圆。

诛茅立屋奉甘旨,陈侯篆榜名怡轩。

春禽提壶助春饮,綵衣自舞春风前。

腰金馔玉非我欲,但愿眉寿双松坚。

朝熙熙,暮熙熙,谁将朱丝绳,奏我怡轩诗。

(0)

同邬戴关中旅寓

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