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掇拾的词语解释
掇拾的意思
拼音:duō shí    注音:ㄉㄨㄛ ㄕˊ
基本解释

◎ 掇拾 duōshí
(1) [tidy up;pick up]∶拾掇;拾取
(2) [collect]∶搜集

详细解释

(1).采摘;拾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单舟採菱,或叠舸折芰,长歌阳春,爱深緑水,掇拾者不言疲,謡咏者自流响。”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然其旧瘞之处,全家骸骨容或掇拾未尽。” 潘漠华 《掇拾》诗:“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老的幼的婆娘儿女,弯躬在那儿掇拾。”
(2).搜集。《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无正史, 梁 、 陈 、 齐 之籍犹可据,至 周 隋 事多脱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冯;一易世,事皆汩暗,无所掇拾。” 宋 朱胜非 《秀水闲居录》:“或本书久失,后人掇拾为之耳。”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是时诸儒掇拾补葺,专门名家,各守其师之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尧典》等篇,大概是 周 朝史官掇拾传闻,组成有系统的记录。”
(3).指搜集其过失而加以抨击。 宋 梅尧臣 《碧云騢》:“殿中侍御史 马遵 、 吴中復 、 吕景初 极言其过。羣阉於左右或扆后扬言,御史掇拾宰相,自此谁敢当者!”
(4).搜括。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餘,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於此时能安以治之,其功为大。”《旧唐书·裴度传》:“初,度支盐铁使 王播 ,广事进奉以希宠, 度 亦掇拾羡餘以効 播 ,士君子少之。”

基本含义
拾取、收拾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整理物品、挑选人才或事物等方面。也可以用于表达在做事情时认真细致,不马虎草率。
故事起源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当时,秦始皇要选拔人才,下令将一块玉石放在路旁,说谁能将玉石掇拾起来,就是合格的人才。最终,只有一个名叫李斯的人成功地将玉石掇拾起来,因此成为了秦始皇的重要幕僚。从此以后,“掇拾”就成为了挑选人才的代名词。
词语结构
动词+动词
例句
1. 他掇拾了一下书桌,才开始写作业。2. 她在市场上仔细掇拾了几件漂亮的衣服。3. 经过多次面试,公司终于掇拾到了一位合适的经理。
记忆技巧
可以将“掇拾”与“拾掇”相对应,它们的发音和意思都很相似。可以通过将“掇拾”这个词与整理物品、挑选人才等相关的场景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整理、挑选相关的成语,如“整理衣冠”、“挑三拣四”等。同时,了解更多关于秦始皇和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起源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放学后都会掇拾教室的桌子椅子,让它们整洁干净。2. 初中生:老师说要掇拾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掇拾课本上的重点知识,集中复习。4. 大学生:毕业后,我打算掇拾自己的简历,争取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0)
诗文中出现“掇拾”的诗词

杨花曲

上都杨柳瘦且坚,叶叶不展圆如钱。

年年飞花作端午,远客乍见心茫然。

上都飘雪不知数,此花与雪相旋舞。

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手攀短条心欲绝,宛转成毬恨初结。

寒风飞蓬卷车轮,点点相亚随明灭。

南邻荡子衣夜单,晓望出日如黄绵。

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

(0)

捕鱼歌

坞西溪水深及篙,渔户晓集拖轻舠。

纵横张网截两涘,挺叉远混惊银鱽。

柳阴潜涔深且密,大鱼小鱼争遁逃。

须臾合网环深碧,薄掺提纲从掇拾

小鱼骨挂半死生,口颊噞喁无足惜。

就中一鱼匪常材,黄金作鳞尾砂赤。

泳游本在孟津居,波荡江湖事行役。

中涂遇厄梦不神,腾跃舟中有时立。

渔郎回艇催归急,几处金盘待鲜食。

夕阳澹澹洲渚空,回风潇飒溪神泣。

网罟设兮水不深,役物而君戒贪得。

古人数罟不入池,以时渔捕须盈尺。

今人古道弃如泥,竭泽焚丘意方毕。

野人有乐在濠梁,泽畔行吟三叹息。

(0)

庭下青书带

庭下青书带,书带瑞康成。

康成还遁世,行藏理则明。

六经具缣册,儒先效勋绩。

谁知百世下,其功明且亟。

易首纯乾称六龙,六龙御天风云从。

书始唐尧大中世,荡荡如天莫可踪。

诗则二南渊且奥,春秋赏罚王道通。

礼乐灰于秦火酷,然其遗意和且雍。

汉儒掇拾无遗力,兀守章句非从容。

二京之末康成出,六经将出逢此翁。

然而本无超俗姿,犹寄视听于盲聋。

岂如先生一理贯,洞照六籍罗心胸。

历数帝王如一二,天地由我方全功。

仲尼春秋欲成日,麟出鲁郊殊超轶。

孔道大哉虽不用,所感亦大非凡质。

区区一康成,书带瑞已形。

先生非此比,况兹道既行。

当使麟凤辈,杂沓更纵横。

(0)

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0)

送吴甥归秣陵

人生良苦不自知,三折肱乃成良医。

老夫年少不知此,请为甥也今言之。

平时颇喜诗有味,晚乃竟坐寒无衣。

人言诗成本无用,小技止可持自怡。

一闻斯言寝不寐,尽欲弃去无孑遗。

人皆见之唾不顾,汝乃掇拾归何为。

前年行都子访我,值我偶得南州麾。

汝之老母我伯姊,何为弃养行相随。

极知饥寒子良苦,况乃窀穸归无期。

翁今儿孙渐满屋,子六八女肩相差。

归囊羞涩止有此,世事乃尔真成痴。

渭阳老将如病骥,肉瘦到骨那能肥。

枯萁成豆不足较,甥也幸有骅骝姿。

丈夫岂合长贫贱,慎勿琐细含酸悲。

天寒霜劲路如掌,矫首一望秋风嘶。

(0)

赵氏鄮山书院诗并序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脩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