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变体。与正体相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陈思 所缀,以《皇子》为标; 陆机 积篇,惟《功臣》最显:其褒贬杂居,固末代之讹体也。”
- 基本含义
- 指错误的观点或不实的言辞。
- 详细解释
- 讹体一词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的记载,讹指的是错误、谬误,体指的是言语、言辞。讹体即为错误的言辞或观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言辞不实,说话不准确或言过其实的情况。
- 使用场景
- 讹体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别人的言辞不准确或夸大其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指责别人的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或不实言辞。此外,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在表达观点时要谨慎选择词语,避免言过其实。
-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其中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故莫如我讹体。”这句话出自鲁国的国君昭公,意思是说:“没有人比我更擅长说错话了。”后来,人们将这句话提炼为成语“讹体”。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即“讹”和“体”。
- 例句
- 1. 他的言辞总是充满了讹体,不可信任。2. 这篇报道明显夸大了事实,充满了讹体。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讹体”联想为“错误的身体”,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讹体相关的成语,如“讹言惑众”、“讹以滋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里充满了讹体,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这个广告夸大了产品的功效,充满了讹体。3. 高中生:政治演讲中的讹体会误导选民,需要谨慎选择言辞。4. 大学生:新闻报道中的讹体会影响公众的判断,媒体应该负起责任。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