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背弃恩义、对待恩人或亲人不忠不义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知感恩、背弃恩义的人。
- 例句
- 1. 他负德孤恩,背叛了自己最亲近的朋友。2. 这个人对待恩人毫无感激之心,真是负德孤恩。
- 基本含义
- 指背弃恩义,对待恩人或亲人不忠不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感恩和背弃恩义相关的成语,如“感恩图报”和“背信弃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负德孤恩,不帮助朋友就是不对的。2. 初中生:他负德孤恩,背叛了自己的团队。3. 高中生:他负德孤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4. 大学生:他负德孤恩,对待恩人毫无感激之心。
- 故事起源
- 负德孤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西游记》中。故事中,孙悟空在取得真经后,得到了观世音菩萨的恩惠和保护。然而,孙悟空在后来的冲突中,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弃了观世音菩萨的恩义,负了她的德,从而被称为“负德孤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背负着一个德字,孤独地站在一个山坡上,表示他负了恩义,背叛了他的恩人。
- 词语结构
- 主语 + 负德 + 孤恩
- 词语解释
- fù dé gū ēn ㄈㄨˋ ㄉㄜˊ ㄍㄨ ㄣ
负德孤恩(負德孤恩)
缺少恩义。 宋 李觏 《闵雨诗》:“安知愚下鬼,负德孤恩难制指,弄天之权侮人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不走了,廝覷者,神天报应无虚设。休,休,休,负德孤恩的见去也。”
- 详细解释